打工人和生意人有什么区别?
我是一个潮汕人,从小都在生意人这个圈子里耳濡目染,而毕业后又在互联网公司干了八年,我接触了足够多的生意人和职场打工人,我越来越觉得这两个群体存在着很大的思维差异。
职场打工人特别相信和喜欢通用能力,无论做什么事情,都要试着把其中涉及到的可以迁移的通用能力提炼出来,然后把精力投入到它们的提升上,这样能让自己看起来很厉害,以及可以让自己变成一个万金油一样的角色,从而让自己到哪都有饭吃,也很喜欢通过这些能力去评判一个人,比如你缺失了这些能力,所以你一定是一个差劲的人,你未来一定不会成功。
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,职场打工人往往缺失了很想把某件事情干成功的目标感,他们只在乎能不能提升自己的通用能力,至于其他各种看起来琐碎的事情便会觉得没有价值不想去干,哪怕这些琐碎是有利于把这件事情干成的。比如产品经理,就特别执着于研究所谓的产品方法论,产品分析等等,反而很少提到应该怎么去把他手上的产品干成,怎么为他手上的产品多做点事情,哪怕是到街上发发传单拉多几个用户。
所以,职场打工人大都千篇一律,好坏分明,你这辈子能不能在职场上如鱼得水,基本在你职业初期就可以下论断,当然,正是因为这个标准足够分明,所以替代性也足够强,每个人都是通用插件,随时可以换掉。
而你会发现做生意的人,却是千奇百怪,什么样的人都有可能成功,哪怕你当年很瞧不起的人,也早就远远将你抛在身后,比如,你觉得表达能力应该强,但很多生意人话都说不利索,比如你觉得应该有很强的思维能力,但很多赚到钱的人思维认知也很浅,比如你觉得应该有牛逼的管理能力,但很多生意人只把精力放在应酬上,只把事情交给下面的人,比如你觉得应该有很高的学历,但很多赚到大钱的人只是小学毕业,比如你觉得应该比较沉稳,但很多生意人特别轻佻,比如你觉得应该情绪管理能力强,但很多老板脾气都很暴躁。
为什么呢,因为生意人从不给自己划定条条框框,他们不会考虑说我要给自己锻炼一个什么样的能力,给自己制定一个什么可迁移的能力体系,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,就是把他们做的事情干成,,而是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,只要对事情干成有利,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回去干,目标感极强,他们的能力模型是完全跟这件事情强相关的,逐渐养成的,不是谁都可以替代的,他们的可迁移性虽然比较低,但是在他们的领域里面天花板可以足够高。
所以,要跳出打工人的思维,要把事情干成当成目的,而不是迷信什么能力模型,再者,不要觉得自己打工打不好就不能做生意,生意场上给每一个人都留了机会,最后,不要瞧不起身边的任何一个人。
发布于:2025-05-02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